志远,德厚,才盛:知识分子应追求的三大品性——王辰校长在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
疫情改变着世界,凸显出医学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性
在过去的半年里,新冠肺炎(COVID-19)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如此巨大、深刻的影响,确实始料未及。尽管我们在过去十几年间,在SARS之后,在不同的场合不断地讲,还会有传染病来,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,要做好准备。问题是,我们真的汲取教训了吗?准备好了吗?
新冠疫情改变着世界形势和国际格局,也会对人类未来的思维方法、行为模式产生深刻影响。谁也没有想到,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里的一个突出的扰动因素,会与医学有关。疫情成为过去半年、当前,很可能也是未来一个时期,扰动世界最突出的因素。这个病毒、这个疾病我们现在还远远没有认识透,未来我们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传染病都认识得很透,总会有新的问题出来。在自然界无尽的矛盾与规律面前,人类的科学发现、技术创造都是浅薄的,在医学领域尤其如此,我们不要不知“天高地厚”,知道自身的浅薄是相对高一些的智慧。所以真正的医学家知道医学所能的地方和所不能的地方,知道什么是自然病程,什么是个体差异,什么是社会干预,什么才是科技的力量。
毕业补课:医学是“多学”,医生要兼修科技、社科、人文
医学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,它和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也密切交融,是“多学”。人类知识大致分三类。第一类,自然科学(natural science)与技术(technology):认识自然、环境的规律,比如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物学等,掌握、创新改造自然的方法,如工学等技术学科;第二类,社会科学(social science):与自然科学相对应,研究人际社会活动与改造、发展社会的方法,将社会问题中讲得出规律、能相对量化的部分成其为学,比如经济学、法学等;第三大类,人文(humanities):人文不是科学,不宜称人文科学,通常叫做人文学科,或者就叫“人文”,像艺术这样难以名状的,无法用方程式表达、难有定则的人类心灵感受与创作能力就是人文。以上三大领域有时难于截然划分,相互间多有交融。医学与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都有关系,是将三者结合起来所构成的关于维护人、人群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知识与技术体系。
和老师们在一起时,聊到一个英文词:vision。它的中文意思很多,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涵义。在学生、青年阶段,vision主要指见识、眼界。你们在这个阶段应当让自己多听多看、多知道、多学习。到了中年阶段,vision应成为眼光、辨识力。对医生来讲,不论是鉴别诊断、治疗决策,还是人生选择、事业定向、生活安排,都要有眼光。这个阶段,慢慢地,你们的眼光独到了,审美品位提高了,能够明辨是非了,有自己坚定的立场了,这就是真正的有了”眼光”。等你们走上领导岗位,能够为国家、民族、集体承担更大责任的时候,那时候vision叫作远见。远见使你能透过红尘迷雾,看出未来的方向。有远见是最不容易的。领导要有远见,管理要有远见,每个学校的校长、医院的院长、科室的主任、学科的带头人都要有远见。在一个有远见的人领导下工作,与之为伍,是人生之幸,而你们自己就应该成为一个有远见的人,并以此为人生目标。
志远,德厚,才盛:知识分子应当追求的三大品性
(本文稿根据王辰校长在协和医学院2020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及典礼后对有关问题的补充采访整理而成)
图片|郭志晨 朱兴鑫
监制|吴沛新 主编|高翠峰
编辑|王京